不要让听力问题成为你和父母的阻碍

发布:2021-03-11  
老年性聋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谁家都有逐渐年迈的父母,他们上了年纪之后,就经常会发生他们听不见听不清你说话的情况。

而且,往往他们会觉得是因为你太小声或者他们没有集中注意力。很少人会联想到自己可能是听力下降了。

和年纪大了老花眼不同,老年性聋相对隐蔽,难发现,往往都是拖到了影响生活的情况下才在子女的劝导下去检查听力。

但是拖的越久,听力下降的越严重,伴随而来的其他隐形伤害也会变得不可逆。

01.什么是老年性聋

我们人体就像一个机器,时间久了也会老化。

耳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双耳对称的听力逐渐下降,从高频的听力开始,渐渐扩展至低频。众所周知,高频是词语中辅音所在的位置,如:瓜(guā)和花(huā)。

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和你对话的时候,容易打岔。

因为老年性聋是从高频开始下降的,所以老人家仍然能听到一个词语的主要部分,但是会区分不出辅音不同但元音相似的词。

所以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听力有问题,明明是听见了你说话,他们只会觉得是你没有说清楚而已。

02.老年性聋的危害

1.沟通困难:

高频开始的神经性聋在最初是很难被发现的,老年人往往这一拖,就是很多年。

直到听力下降到低频从而影响了他们大段对话的参与,或者是听力下降很多,低于了一般正常人说话的60分贝的水平,他们需要不断的要求家人提高声音才能听见的程度。这时候他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听力对生活造成了影响。

但是,这期间和家人的沟通变得越来也有障碍。家里人会觉得和老人说话很累,而老人也会觉得家里人没有耐心,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或者放弃沟通。

2.社交孤立:

在听力下降期间的很多年里,子女往往因为工作也不在家里住,或者因为老人们无法完整参与对话而感到很累,索性减少了沟通。这样渐渐造成了老人在社交上的孤立。

更多时候,很多老人也会因为自己听力下降,总是乱打岔,或者听不清,出于自尊心,他们也会减少社交,不参与对话了。甚至和自己的朋友也减少来往,进一步的减少自己的社交行为。

3: 身心健康受损: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减少社交不仅仅是心理上会造成痛苦,焦虑,抑郁。生理上, 听不见导致听神经退化,听力下降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而另一方面,大脑因为沟通刺激的减少,整个大脑也会加速萎缩退化,可能会导致老年痴呆等一系列疾病。

这就是为什么老人退休后如果一直在家待着不交流,会让人感觉老的越来越快。

这是沟通减少,身心受损,出现恶性循环的结果。

3.生活上其他问题:

如果家中的老人是独居的,听不见高频的声音可能是从漏接电话开始,渐渐发展到听不到孙子孙女说话,听不见门铃声,听不到敲门声等。

如果有紧急的情况有人敲门或是火警响了,家中老人因为听不见而酿成悲剧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03.老年性聋的解决方案

虽说老年性聋是不可逆的,但是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就可以减少后续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目前全球公认的对老年性聋有效的干预方法就是佩戴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助听器是老年性聋干预的主要手段,当助听器无效的时候可以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由于观念的问题,不少老年人可能会对老年性聋不重视。子女们要耐心沟通,教育老人们要关爱自己的身体,发现了他们有听力下降就及时就医检查。


积极佩戴助听器,不仅可以听得更好,沟通得更好,还能不断锻炼他们的听神经,刺激大脑,获得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不要让听力损伤成为老人们和家人沟通,和朋友社交的障碍,这样老人们也会更加开心快乐,生活质量也会显著提高,减少产生老年痴呆等问题的几率,延长寿命。

希望在这冬日里,大家能多一点温暖和关爱,从关心家中的长辈们开始,好好保护听力,不要让听力成为亲人们沟通的阻碍。多一点点的关心,尽早的干预,就能让父母的脸上重新挂上笑容。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优谱分类网上看到的,谢谢!
不要让听力问题成为你和父母的阻碍_0
发布者信息
联  系  人:黄医生(商家)
注册日期:2021年01月12日
用户认证:
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也包括在内)为平台注册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任何权利(如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的主张者,可提供权属证明后,经本平台审核后做出处理。
关于优普 | 服务条款 | 常见问题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2005-2025 vip114.com 京ICP备06019010号-5